吳竹鈞諮商心理師
親愛的同學們:
期中考期間,是否會覺得一關燈,大腦反而更清醒?
報告進度、考試準備程度、生活瑣事全都湧上心頭,還可能冒出一句:「我是不是哪裡還沒準備好呀?」思緒像在腦中開派對,越想越亂、越想越醒。
其實,這是壓力下的大腦仍在白天的「工作模式」中。大腦努力的工作,在回顧、預演、提醒、沙盤推演,只是選錯了時間。當我們長時間緊繃或高強度運作時,大腦就會誤以為還不能休息,導致身體明明疲累,卻怎麼也睡不著。想讓大腦下班、身體慢慢進入休息狀態,可以替自己打造一些「睡前儀式感」,不需要花俏或花很多時間,只要穩定、重複,讓身心知道:「嗨嗨,該放鬆啦」。

以下三個小方法,幫助你從滿滿的思緒轉向放鬆安穩:
一、睡前半小時,讓數位退場
睡前 30分鐘開始收心時間:把手機、平板、電腦放到一旁,暫停接收訊息,讓感官逐漸安靜下來。藍光與訊息會讓大腦維持警覺和工作狀態,因此遠離螢幕,是開啟休息、睡眠的第一步。

二、用五感給身體「要睡囉」的訊號
例如:關掉刺眼的白光,換上柔和的小夜燈;放慢動作擦乳液、配合穩定呼吸;噴上熟悉的枕頭香氣,或播放雨聲、海浪聲等節奏穩定的音樂…等。每天差不多的時間重複類似步驟,身體會自動進入放鬆模式,像是幫自己打開休息、睡眠的開關。

三、用呼吸,把自己帶回「此時此刻」
焦慮與擔心,常讓我們的心跑到「未來」:考試、面試、還沒完成的任務。當這些想法干擾睡眠時,試著用穩定的呼吸節奏,把自己帶回「現在」。感受吸氣、吐氣、腹部起伏、窗外的風聲、空氣中的氣味,讓注意力慢慢回到當下。練習讓自己安住、回到此刻。

打造睡前儀式感,給自己一個固定結束白天的節奏,讓身體放鬆,也讓心慢慢靜下來吧!



